从“内卷”到“躺平”,流行语折射着青年一代的压力和压力之下的选择,科研人员也难以免俗。在众多科研领域中,又尤以“生化环材”的内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生化环材”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马大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焦虑和挣扎深有感触。他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以下是马大为院士专访的主要观点,本次专访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助完成。
《中国科学报》:现在很多年轻人会把“内卷”“躺平”挂在嘴边,“生化环材”领域的年轻人也是如此。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马大为:至少在学术界,所谓的“内卷”和“躺平”,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与国外一流高校相比,国内很多高校的PI(学术组长)是大大超员的。相应地,每个PI每年招收的学生却很少。现在很多学校,每个老师一年平均下来招不到1个学生。这还怎么做科研呢?科研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如果课题组太小,学生太少,能探索的方向就很有限。这样人们就会倾向于去做一些“简单的”“不出错”的工作,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短平快”的成果大行其道,而太多的人不得不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相互竞争、相互内卷。在信息不太发达的时代,我们不知道“天花板”在哪里。现在人人都能看见“天花板”在哪里,这种竞争的压抑感就很强烈。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从个人开始改变是很难的。
《中国科学报》:您刚才提到的问题,也制约着我国“生化环材”等领域的发展,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这些学科发展得更好?马大为:中国在化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被引次数,都非常可观,有些数据甚至位列世界第一。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也要注意,因为化学专业本来就容易发论文,所以很多高校,包括有些本来化学基础偏弱的,为了迅速提高学校的排名,也都在花大力气发展化学专业。我们有太多的“研究型大学”,每一所都在追求“双一流”和排名。这些高校往往最开始用一些优惠条件,把最优秀的那部分毕业生吸引过来,但后续却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撑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我在很多场合谈过这个问题,但后来我碰到一些高校领导。所以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顶层设计,把一批顶尖的年轻人才送到企业的研发机构,让很多“生化环材”企业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华为”。这可能是解决我们高技术创新问题的现实途经。如果你现在不做这方面的部署和准备,未来也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中国科学报》:据说,第二代催化剂的发现者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硕士生,那次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偶然。真正的创新工作,真正的科研探索,是否能帮助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内卷”“躺平”的怪圈?马大为:是的,第二代催化剂是我们课题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当时这个发现非常的偶然,也非常的幸运。这个年轻人本来不是很想做科研,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他从上海有机所硕士毕业以后,就去了德国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室念博士,念完博士以后,回国在一个跨国公司去做药物研发了。像这种真正“从0到1”的成果,固然能改变一个年轻人的命运,但带给研究者的压力也显而易见。当课题组长追求更大科学突破的时候,年轻的职工和学生在思考能不能晋升,能不能毕业。这种矛盾是现实存在而且很难调和的。我的方法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一旦成功能站在一个怎样的高度上,鼓励他们投入地、有理想地去做研究。但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再给他们换一个简单些的题目,保证他们有数据和论文。作为一个课题负责人,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职工和学生的命运。所以我要不停地反思:这个课题是不是适合这个学生去做?这个课题究竟是不是重要的?值不值得去这样探索?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一个年轻人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做科研的料,该不该在这条路上做下去呢?马大为: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当你从看自己专业文献中获取的快乐,能够比得上看小说、打游戏、听音乐时,你就是一个专家了。我年轻时候很爱看小说,武侠的、历史的,什么小说都爱看。但是搞了科研以后,这些东西都不看了。因为我发现,看专业书籍和文献也能看出很多门道。你能欣赏别人的工作,想象自己能不能做出超越他的工作,时不时地还会迸发出一些灵感,这种很兴奋的感觉,比起看金庸小说也不遑多让(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