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2018年度未来科学大奖举行颁奖典礼。李家洋院士发表感言。
作为第一个登上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台发表感言的获奖者,李家洋显得有些紧张,他表示“自己只是代表自己的团队来领这个奖”,并先后感谢了团队成员、合作者、育种家、遗传所同事与国际友人。
中国人大都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引领了中国的第一次绿色革命,使中国南方、东南亚等主要水稻生产区的产量有了两次飞跃。李家洋回忆起在自己小的时候,地里的水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倒伏,最终影响产量。
2017年,李家洋因“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评价称,这一重大成果“是继‘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后的第三次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起点”。
李家洋与袁隆平和张启发共同获得未来科学大奖。
2018年,李家洋与袁隆平和张启发一起,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开拓性贡献,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
“一颗种子看起来很小,但要真正把它做好并不容易,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李家洋这样评价自己研究了20多年的水稻。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高考恢复、出国留学、学成归国走上科研之路并获得一些成果,李家洋感慨——他们那一代人经历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翻天覆地的一个历史时期。
李家洋1956年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文革开始时,他正在读小学,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似乎也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学习。让李家洋倍感幸运的是改革开放前一年,恢复了高考,让他有了读大学并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和研究生的教育开阔了他的眼界,看到了中国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说那时侯的他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要留学,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然后报效祖国。
2018年11月18日,北京,未来科学大奖颁布,7名华人获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
1982年李家洋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84年李家洋获得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的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读博士。
李家洋回忆,那时中科院遗传所的老所长胡含在得知自己获得录取通知书及资助时,没有丝毫犹豫地表示支持他出国,希望他学成归国。“当时我就做出承诺,一定会学成归国。”李家洋说。
然而当李家洋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结束准备回国时,却有过犹豫。他回忆道当时在中国留学生的一个聚会上,有位留学人员跟他分享了自己不太成功的归国经验,并告诉他,“现在国内还不具备做植物分子遗传学这种先进科研的条件,你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李家洋说,在犹豫过后,他修改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初衷回国不能变,但是可能要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不要对自己今后的学术成就抱有太多的期望,回国之后要做一块铺路石,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是能够真正铺在大道上让它熠熠发光,还是不小心掉到一个小沟塘里没什么用,都要做好思想准备。
“94年我就回国了,说实话条件很艰苦。有多困难你们可能想不到“,李家洋依稀记得他回国后的所有启动资金,包括遗传所,国家教委的优秀留学生启动资金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归国留学生启动资金总共不到10万元,他利用这笔启动经费开始了实验室的建设,于是,从稻田走出来的他,又回归稻田,至今已20多年。
2010年,李家洋实验室克隆了控制水稻株型的基因IPA1,除此之外还确定了控制水稻茎杆数量和淀粉合成等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后续的研究证明,IPA1不仅与水稻产量相关,而且与抗逆抗病相关,而淀粉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则决定水稻的品质。在知道哪些基因会决定哪些性状的基础上,他们就能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品种,将不同基因拆分或组合。这种新技术相比传统育种技术可以快速培育出同时具备高产和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未来李家洋团队计划研发“智慧”品种的水稻,兼具高产、优质、抗病性、耐逆性和高资源利用率等优良特性。
李家洋认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更加快速,并逐步走向世界科技的前沿,中国的发展也会在这一条由科学技术铺就的康庄大道上往前走。而这条康庄大道又需要很多的石头去铺就。他感到自己非常幸运,因为他是这个发展历程的亲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今后,我希望自己依然还是一块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铺路石。”
原文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9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