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孙斌勇:中国年轻一代数学水平不输国外,甚至更高

作者:郑松毅  来源:搜狐科技  时间:2024-08-22

嘉宾简介孙斌勇,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李群表示论、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等。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划重点

  • 不要把时间都花在和别人的竞争上,要多放在值得自己关注的事情上。

  • 失败才是常态,成功更像是偶然。

  • 可能我懂的数学方面没有那么多,但我希望把号称懂的东西真的弄透彻。

    至少从年轻人数学水平来看,已经不比国外差,甚至水平更高。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郑松毅

编辑|杨锦


8月16日,2024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孙斌勇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以表彰他在李群表示论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大会结束后,孙斌勇与搜狐科技等媒体一起聊了聊获奖感受,以及如何保持“乐在其中”的科研心态。

48岁的年轻院士孙斌勇给人第一印象是很谦和,也很乐观。他似乎对获奖本身没什么感觉,只是很高兴自己又多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

别把时间花在竞争上

当被问及用一个词语形容对数学的热爱时,孙斌勇的回答是“纯粹”。

在他眼中,数学可以被视为根据逻辑搭建的大厦,又或可以被视为是一门艺术,不用太过于考虑应用,只要寻着对未知的好奇心去探索就好。

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研究者急于追求短期成果。孙斌勇却相反,他自嘲道“自己的科研节奏比较慢,也一下子记不住很多事情,习惯于一件一件慢慢来。”

这和孙斌勇的性格有关,他不担心因为节奏慢导致研究成果被人捷足先登,也不太在乎这些功利性的东西。“别人先做出来了也很好,起码推动数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我可以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接着做,或者找个别的问题去研究。”

他强调,“不要把时间都花在和别人的竞争上,要多放在值得自己关注的事情上。”

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偶然

2019年,当时年仅43岁的孙斌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当选名单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此之前,他曾获得浙江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荣获首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等称号。

这是一个写满精彩的人生剧本,孙斌勇感谢社会给他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做科研的环境,也同时强调兴趣和努力的重要性。

他总是习惯于把“兴趣”放在“努力”前面来说,因为在他看来,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一点没错。

孙斌勇说,自己的经历并非总是成功,反而是挫折更多。“很多时候数学问题证明到最后一步发现是有问题的,又或是根本没思路,都是常有的事。但不要放弃,可能过段时间再拿出来重新思考,会发现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用他的话说,“失败才是常态,成功更像是偶然。”

谈及学习和做科研的心得,孙斌勇说“最重要的是把基础打牢,带着怀疑的态度去看书上写的每一句话,思考是否写的足够准确,还有没有可改进的空间?”

回顾学生时期,孙斌勇说,“我选的专业是数学,但我并不常刷难题,甚至课后题很多也不做。更多时间是在看教科书,把课文内容弄得非常熟悉和透彻,尤其是每一个出现在教材中的公式和定义。”

“科研也是一样,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相对于其他数学家来说,可能我懂的数学方面没有那么多,但我希望把号称懂的东西真的弄透彻。”孙斌勇补充说。

近两年,“AI热”同样点燃了学术圈。随着技术演进,如今的AI已经开始学着自己“写论文”,再次引发人们对于AI是否可能取代科学家的热议。

孙斌勇认为,“AI表达的内容更多还是似是而非,不够准确。至少在数学界,目前还达不到AI取代科学家。但以后会怎么发展,我不能确定。”

“我知道有一款叫AlphaGeometry的AI模型做一些平面几何问题的证明做的还不错,用AI去做数学研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

一直以来,有声音认为中国在数学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更有人直言中国数学水平不及美国40年代。

孙斌勇表示,“和美国的差距还是有的,但中国进步很快,可以看到在国际数学大会上作报告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至少从年轻人数学水平来看,已经不比国外差,甚至水平更高。”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brxMav3GJ3N1tqXq_9n7w

分享

登录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