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获奖人
按年份
按奖项
按姓氏首字母
奖项与提名
奖项
生命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捐赠人
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大奖活动
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2 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1 未来科学大奖周
2020 未来科学大奖周
2019 未来科学大奖周
颁奖典礼
获奖人学术报告会
科学峰会
青少年对话获奖人
关于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未来科学大奖概述
章程
科学委员会
监督员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EN
EN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年份:
最新资讯
公告
新闻发布会
获奖人专访
你好,科学家
年报与审计报告
更多
ALL
ALL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获奖人专访
2018-11-19
冯小明:接获奖电话时正在开组会
接到未来科学大奖评委会的电话通知时,冯小明正在开组会。在电话中得知自己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用冯小明自己的话说,他很淡定,因为从提名到获奖,他全程没有参加,没有患得患失,所以也就不会太激动,但很高兴。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11
周其林:无比享受探索未知的“催化”大师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于9月8日在北京揭晓,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共同获得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周其林,1957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大学生,周其林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自此踏入化学世界的大门。此后周其林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赴德国、瑞士、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11
李家洋:将水稻带入量身定制时代的科学家
9月8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李家洋李家洋是谁?李家洋,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发布会消息一公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也是未来论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10
张启发:活着干死了算,老一辈无产阶级科学家
国家是谁?是你,是我也是他。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这是张启发的话,也代表了他这一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信条。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10
冯小明:二十年磨一剑,耐得住寂寞的科学家
冯小明是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之一,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从事催化剂研究22年,他的研究直到最近几年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在此之前的近20年时间,他一直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对于科学研究,他最大的想法是要耐得住寂寞,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对科学家多点理解和包容。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08
“把催化剂比作挖掘机,其配体就是助推器,马大为找到了目前推力最大助推器”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18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研究员、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共同获得“物质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其中,马大为获得100万美元奖金中的一半,另外两位科学家各获得四分之一奖金。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08
袁隆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创造更多研究成果
9月8日下午14时许,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共同获得生命科学奖。奖金共100万美元,由三人平分,使用方式不受限制。而就在前天(9月7日),袁隆平院士刚刚过完他的89岁生日。2018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得主: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06
施一公:“一心为公”的学术大师
就像人类的遗传密码储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风也“隐藏”在父亲的生活言行中。父亲给他起名寄予厚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对理科产生兴趣,热心肠地帮助邻里乡亲解决生活困难,带领工厂做技术革新……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响到他如今做科学的准则:育人、为民,一心为公。就像2017年他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所说的一样:“父老乡亲,我不能给你们丢脸。”1975年施一公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8-09-06
许晨阳: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天才的最佳打开方式
对普通人来说,听到许晨阳的名字是因为未来科学大奖。据说未来科学大奖在通知许晨阳获奖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北京西山凤凰岭脚下的龙泉寺陪同普林斯顿大学来访的印度数学大师Rahul Pandharipande教授用斋饭。因为山里信号不好,毫不知情的他挂掉了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的电话,直到第二通电话才接起来,当获知自己得奖时,老实的许晨阳说自己“震惊得饭都没有好好吃完”
分享
获奖人专访
2017-10-29
许晨阳:我最爱的还是数学
许晨阳: “我最爱的还是数学。”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说。“这话太太听了会不高兴吧?”有记者打趣道。“她可能也同意。”许晨阳如此回应。这是日前许晨阳接受记者们采访时的一个插曲。不久前,凭借“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许晨阳荣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在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他比施一公、潘建伟小很多,是唯一的“80后”。与一般人印象中
分享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登录
+
账号
密码
登录